首页 > 文化园地


[台州日报4.22 十版]台州自然资源人用行动“告白”地球
发布日期:2020-04-22  16: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台州新闻app 字号:[ ]

【核心阅读】

太阳系中的这颗蔚蓝色美丽星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万物生灵。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将第51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周主题定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当下,这一宣言更是引发了大众深深的反思和共鸣。以身作则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引导社会公众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我市自然资源系统在这方面有着不少好做法、好故事、好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林区景观


“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黄伟军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一直以来,台州自然资源人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共同守望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人与自然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共处。

聚木成林,守卫“地球之肺”

春回大地万物苏,添植新绿正当时。3月12日,在台州湾集聚区(高新区、绿心度假区)东部新区长浦河畔,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市、区两级机关干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构筑沿海绿色屏障、建设美丽台州挥锄添绿。半个月后,同样是长浦河边,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00多名人才代表挥动铁锹建“人才林”,种下了120多棵珍贵彩色树。

人才林植树活动


作为台州主城区东大门,东部新区是市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前沿阵地。长浦河生态廊道为东部新区重要生态廊道之一,两岸绿化按照生态景观型防护林功能设计,是集绿化、园路广场、生态停车场、湿地景观、园林小品于一体的综合性绿地生态廊道。

林区景观


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台州完成造林更新面积1.15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37%。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近五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着力推进山地森林、坡地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通道森林、沿海森林等“六大森林”建设,到2024年底,力争完成新增造林23万亩以上,今年争取完成6.44万亩。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码森林保护力度。今年清明节,全市森林防灭火形势整体平稳,未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作为仙居县森林公安局副局长兼城东森林派出所所长,郑龙深知“零报告”背后的艰辛。

林区景观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就时刻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原则,树立盛世兴林、防火为先的务林人理念。”郑龙说,时时事事都要当好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员、各项防范措施的督查员、森林火灾案件的侦查员。

专业森林扑火队


去年9月,郑龙所管辖区内连续发生盗伐林木案件,在当地造成极端恶劣影响。为了尽快将罪犯绳之以法,他带领全所干警加班加点,连续半个月对该案开展追踪、摸排,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捕归案,还林区一片稳定祥和。

爬山头、穿林子、冒寒风、顶烈日,我市森林人用他们的赤诚热血和无私奉献,守护着台州的“地球之肺”。

林区景观


临海市林场经营总面积5.7万亩,是省级现代国有林场。离市区最近的云峰林区,大约7公里远;最偏远的三十六口缸林区,离市区60多公里。“我们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这片几乎与世隔绝的绿色天地,就是因为心中一直飘扬着一面鲜红的党旗!”临海市林场场长屈卫明说。党旗飘荡在绿海林涛间,也造就了一批青山筑梦人,他们是“两山”理念的践行者,更是艰苦创业精神的传承者。

林场职工


用心守望,珍爱“地球精灵”

日前,一则“太平鸟做客‘太平’”的新闻成为台州人朋友圈的“爆款”。图片里,长着凤冠红尾、嘴叼吉祥果的小鸟憨态可掬,十分惹人怜爱。

据了解,太平鸟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观赏鸟,但由于其野外存活数量的减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而它们一拨又一拨出现在温岭市九龙汇公园,正是得益于九龙湖湿地生态环境所提供的栖息空间和能量补给。

漩门湾湿地野生鸟类


位于玉环的漩门湾湿地被称为浙江的“花鸟天堂”,拥有20余只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黑脸琵鹭,野生动物资源有4纲16目29种,有鸟类15目,41科,共137种,其中水鸟61种,省级以上的保护鸟类31种,还有鸢、苍鹰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漩门湾湿地野生鸟类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候鸟从这迁徙越境、停歇及越冬。候鸟可能是疫源疫病的携带者,因此,当它们到来的时候,每天对湿地内的候鸟进行疫源疫病的监测和湿地候鸟品种数量的监测统计,就成了漩门湾湿地科普宣教科副科长陈严雪的工作日常 。

陈严雪告诉记者,鸟类调查主要是观察与记录,当中有苦有甜也有忧愁,“苦的是调查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甜的是发现原先没有的鸟种出现,以及种群的数量增加;忧愁则是原有的物种再没有出现或者种群数量减少。”

漩门湾湿地野生鸟类保护


去年冬季,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鸟类环志工作,为11个物种、共计60只环志鸟类佩戴了GSM北斗卫星跟踪器。陈严雪回忆说,这项工作历时一个多月,6人分成3组,每天从下午4点开始就在网场蹲守,直到早上7点。蹲守的掩体内空间很小,仅够两个人坐;下半夜气温极低,被子睡袋不足以抵挡寒气侵袭,他们便轮流休息,确保时刻关注网场,直到鸟进入网场内才能收网。“鸟的警觉性很强,一点点的声音都可以将它吓跑,有好几次我们一夜的功夫都白费了。”环志的主要内容是对候鸟进行称重、上足环旗标、测量体型数据、录入全国鸟环中心信息库、拍照存档、放飞。

保护野生鸟类的工作人员


有了许多像陈严雪一样保护者的努力,筑起了我市主动预警野生动物情况的第一道防线,也为台州生态生物的多样性增添了保障。去年,市救护中心共受理救护了野生动物143起198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只、国家二级122只,康复放生122只。

修复蔚蓝,保护“地球之心”

4月17日傍晚,从椒江区大陈镇东镇村“有家客栈”的院子里举目远眺,蓝色的大海、金色的夕阳、黛色的岛礁尽收眼底。“‘五一’假期,16间客房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等年底客栈前方的沙滩修复完成,这里的景色将更美,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将更大。”客栈老板施招荣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海湾说。

大陈岛全景图


施招荣期待的沙滩新景观,得益于大陈岛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将保护性修复、加固、改造海岸线近4千米,建设滨海生态廊道3千米,恢复植被83.67公顷,有效提升大陈岛的生态环境。其中砂质岸线修复工程将修复900多米海岸线,以及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3个小沙滩,不仅能恢复自然岸线、改善近岸水质、增强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将填补大陈岛上没有休闲沙滩的空白,推动大陈岛休闲旅游业发展。

大陈岛全景图


记者了解到,砂质岸线项目早在2017年就已启动。建设者们用了3年多时间,进行前期调查、设计、建模,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大陈岛的海洋生态。今年,大陈岛将实施完成砂质岸线修复、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等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一半以上资金用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濒临东海的台州,海岸线占全省将近三分之一,散落着大陈岛、大鹿岛、蛇蟠岛等颗颗璀璨明珠,也是全省唯一、全国少有的拥有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三个湾区的城市。我市从2018年开始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总体任务是海岸线修复长度71.01千米,其中生态岸线长度为30.97千米。至今已完成海岸线修复长度23.545千米,其中生态岸线12.313千米。

去年,我市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试点城市,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陈岛


位于玉环的江岩岛是周边有名的养殖岛。经过养殖尾水治理,岛上养殖水域每隔几十米便有一处生态浮床,水生藻类种植在漂浮的容器中,起到固氮作用;围塘出水口被用牡蛎壳制成的生物滤坝围得严严实实,它能吸附水中的磷元素;岸边放置的增氧机则能为围塘水体持续充氧,进一步提升水质能力;围塘出水口外安装的水质监测装置,则能对尾水进行取样检测。当地养殖户说:“尾水水质好了,我们岛周边的海水水质也越来越好,前来旅游体验养殖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全域整治,激发全盘活力

新桥村开放式庭院,东仙线“过境第一街”,官路桥复古小楼……走进仙居官路镇,一处处“脏乱差”变身“美如画”,一幅幅“作战图”化作“实景图”,一幅醉美大花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作为仙居高铁新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战场”,官路镇驶入了特色发展快车道。

仙居双庙乡括苍村生态移民安置区


官路的蜕变,是台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浙江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关键之举,也是加强国土空间治理、进一步优化国土利用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黄璋说,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利用这样的整体系统观,对全要素全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和优化利用,相比于传统的土地整治,范围规模更大、手段更综合、效果更全面。

去年以来,我市根据区位条件、发展需求、村民意愿等,对全域各类资源要素全面调查摸底,在全市所有121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农地整治、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矿山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等“四大行动”,狠抓重点项目特别是“万”字头项目的推进,做好做足“整治+”文章,力争打响整治品牌、创出台州特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制定了《10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列入市委、市政府“七个100项目”内容之一,各县(市、区)通过深入排摸、科学选址,最终确定103个项目。

温岭松门镇松建村村庄改造项目


2019年,全市建设用地复垦完成5839亩,旱地改水田完成10229亩,中低产田改造完成31143亩,园地还耕完成11811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13193亩,废弃矿山治理完工37个。

在台州的高质量发展棋局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一手,可谓激发了满盘活力。如在温岭市横峰街道,当地以19个村近10平方公里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建设居住区、企业生产区、农地区,推进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改造小微企业和小作坊3000家,全面推进企业入园区、生产进厂房、职工住宿舍,促进了耕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优化了国土空间格局。一子落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和新动能,更是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台州新闻客户端记者 洪雨成 通讯员 林雪锋/文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